2025年,陕西省知识产权局指出,专利布局是企业为达到某种战略目标而有意识、有目的的专利组合过程。在专利布局过程中,根据布局目的,综合考虑产业、市场、技术、法律等要素,对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领域、申请时间、申请类型和申请数量等综合分析,涵盖企业利害相关的时间、地域、技术和产品等维度,构建严密高效的专利保护网,最终形成对企业有利格局的专利组合¹。
专利布局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具有多重作用:
一是构建技术壁垒。专利布局通过核心专利与外围专利组合,形成立体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网,使竞争对手难以绕过其技术体系,提升了科技成果的市场稀缺性,推动其从实验室快速转化为量产产品。
二是促进协同合作。专利布局是创新协同的重要纽带,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和其他企业共建专利池或联合研发等协同模式,有效整合产学研资源,降低技术交易成本,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运用。同时,有针对性的专利布局能让企业精准筛选成果转化对象,提升合作效率与成功率。
三是规避技术风险。专利布局的核心在于通过前瞻性的知识产权规划,提前识别技术领域的潜在风险点,并通过技术路线设计、信息预判等方式主动应对,并使科技成果披上法律外衣,有效阻止他人未经许可地盗用或侵犯行为,避免仅通过商业秘密保护造成的维权困难。
四是定位研发方向。在专利布局过程中,企业通过对行业专利数据的分析,如专利申请量、技术分支等信息,精准识别技术发展趋势、主流技术路线和潜在的技术死角,从而避免将资源投入到难以逾越壁垒的技术方向。
在专利布局实务中,企业一般通过确定目标,将专利布局的构思和方法嵌入到技术研发或产品开发过程中,及时推进和调整专利布局方案,最终落实成为专利组合申请,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将专利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进而支持企业市场竞争和经营发展。
¹https://mp.weixin.qq.com/s/vLdxPWfyZ7gZEZjm81P6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