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专利态势报告指南》中提出“专利分析是通过系统化方法对专利数据进行挖掘和可视化,揭示技术领域的创新动态,关键参与者及市场机会,为政策制定和企业战略提供依据”¹。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专利分析定义为:“以专利数据为基础,结合技术、市场和法律信息,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揭示特定领域技术发展动态、创新主体竞争力及潜在风险的过程”²。笔者认为基于对专利文献及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可视化等处理后,从中提取技术、法律及商业信息,围绕需求解决对信息进行解读的过程即专利分析。
既然专利分析是以专利为基础的分析,那么一份专利文献中都包含哪些信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专利文献记载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著录项目;2)专利五书(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3)其他过程性文件,如申请文件、审查通知书、无效、缴费文件、专利转让合同备案等。
接着,从以上三方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提取技术、法律及商业信息,例如:在著录项目中,我们可以从专利类型、申请日等数据中读取法律信息;从申请人、发明人等数据中读取商业信息;从分类号中读取技术信息。

图1 专利文献构成
专利五书记载固定了大量的技术信息,总的来看,我们主要能从中读取四个方面的技术内容:所处的技术领域、拟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达到的技术效果。当然,我们不应仅将专利五书记载的内容理解为技术信息,还应当知晓权利要求书部分所蕴含的法律信息。其他过程文件中也蕴含有丰富的技术、法律、商业信息,如审查意见通知书和答复审查意见中的技术解释和法律保护范围的变化、专利许可/转让备案的商业运营信息等。
进一步,如果将申请日与专利类型结合来看,可以知晓专利权的预计终止时间;若将每年的专利申请类型绘制可视化图表,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专利申请类型逐年变化情况、哪种类型的专利申请最多等信息,从而带来更多的解读空间,这就是专利分析。
专利分析有哪些类型?
以分析目的为导向,目前常见的专利分析类型有专利导航分析、专利侵权分析(FTO分析)、专利布局分析、专利挖掘分析、专利预警分析、专利稳定性分析、标准必要专利分析(SEP分析)、竞争情报分析、专利价值评估分析等。

图2 常见专利分析类型
基于专利所蕴含的多维信息,不同类型的专利分析能够从不同角度满足不同主体的多样化需求,服务于不同的决策场景。下表梳理了各分析类型所对应的需求,因专利分析灵活性高,表中仅部分罗列。
表1 各类型专利分析对应可解决的需求

看到这里相信你一定能够感受到依托于法律制度的专利文献是蕴含多维可靠信息的宝藏,专利分析的过程中,专利分析师通过对这些蕴含现有技术的专利文献进行深入分析,并基于实证数据研判技术研发现状、法律风险、预测未来趋势等,最终形成多维度的专业判断。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企业探寻技术突破路径、规划市场竞争策略,还是科研机构明确研发方向、评估研究成果,亦或是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推动科技创新,都难以割舍对专利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可以说,专利分析已成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支撑。
¹WIPO, Guidelines for Preparing Patent Landscape Reports, 2015.
²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系列报告》.